清明雨上,杨柳依依。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天里,贝尔安亲加盟西宁鲁沙尔镇第二小学校区初荷班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以“清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之旅。这不是一堂普通的托管课程,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传统节日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你们知道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故事吗?"贝尔安亲小学生托管加盟校长的提问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通过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感人故事,孩子们理解了清明不仅是节气,更承载着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怀。清明节的故事教会我们感恩,就像介子推对君主的忠诚,我们也应该记住先人的付出。这种将传说与现实生活连接的解读,让抽象的文化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插柳、踏青、扫墓……在习俗体验环节,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看见、参与过的事项。而在这热烈的讨论中,书本知识就那么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了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实践。"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词诵读会上,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庄重。而当朗读的诗歌越来越多,孩子们很快发现,清明诗词不只有雨纷纷的愁绪。于是,大家一起跟着苏轼"踏青挑菜",随着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在诗词接龙中拼凑出立体的春日图景。
当孩子们在青团中尝出春天的味道,在诗词里听见雨落的声音,在柳枝上触摸文化的脉搏,传统文化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他们血脉里的生命密码。这或许就是贝尔安亲托管加盟西宁鲁沙尔镇第二小学校区坚持节气课程的深意——让每个传统节日,都成为点亮童年的星光。